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九域战歌 > 第17章定居

第17章定居(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远行劳累,一行人在小草原露宿休憩了一些日子,才到山中砍伐树木,在东面山脚下搭建房屋。

虽然人群中有懂一些木匠的,但苦于没有建筑工具,所以众人只好用身上配带的刀剑,砍下树木后截成柱子、劈成板材,又用茅草、杉皮、竹条等作为房盖,先草草搭建一些棚屋居住。

而一些性情懒散的单身汉子,干脆就近找个山洞做窝,权以为家。

人们开始各各建设自己的家园,喜爱热闹的,比邻同住;喜欢清静的,僻地隐居。

一路逃荒下来,这四五百名劫后余生里面,男女比例竟然还算齐全,但其中或有亡夫的、或有丧妻的,还有的未曾嫁娶。山居寂寞,于是稍有合意的,便结为夫妻一起过日子。

闯过了一路的艰难困苦,如今这个逃荒队伍当中竟然还侥幸存活下了几十名身体健康的儿童少年,当然,其中大多数是以前在逃荒途中特别挑选出来进行优先保护对待、以备作续丁的人。

存活下来的孩童当中,有的孩子双亲已经亡故、有的甚至从一加入逃荒队伍时就已经是孤儿了。如今终于苦尽甘来,人们在芳华域安家落户,那些没有父母的孩童,便有许多家庭争相领养。

但轮到封明阳的时候,不知是不是因为他是“土圣花仙”的儿子、收养责任重大的缘故,所有的家庭都不愿领养。

在所有人当中,一路同行下来到如今与封明阳最为亲近的,莫过于锦言夫妇和林秋荧了,再就是杜文甫、方红渊二人。

锦言夫妻对众人说,他们不想让封明阳从小便成为入赘的女婿,所以把封明阳推给别人收养。林秋荧和方红渊虽然曾受了封元的临终托孤,但他们二人都是未婚的只身男女,虽然愿意照顾封明阳,但能否照料好他,心中却甚为顾虑,所以也都不敢领养。

最后,推来让去,通过众人的一致举手表决,封明阳还是交由杜文甫这个中年文士来抚养照料。

这个共同的决定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杜文甫不仅曾是江湖上通晓万事、鼎鼎大名的江湖“六仙”之一“知仙”,而且还是当世名闻天下的鸿学大儒,其在朝廷担任丞相期间,更是门生满堂,门庭来往的都是天下贤士。由杜文甫来培养教育“土圣花仙”的儿子,是再也恰当不过了。

只是杜文甫乃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儒之人,在这打算狩猎为生的芳华域里,他养活自己都有点困难,如果还要照顾一个还没有劳动能力的孤儿封明阳,那生活肯定就更加艰难了。

所幸,人们把封明阳托付给杜文甫后,便说好将后大家一起帮忙解决他和封明阳的生活所需。林秋荧和方红渊更是承诺,会定时给杜文甫和封明阳送来每日三餐最基本的食物。

安顿好封明阳后,这个逃荒了大半年的难民队伍,终于算是完全安定了下来。虽然逃荒的过程是极其悲惨壮烈的,但活着的人能得到一个如此美满的结果,总算是上天眷顾。

这山间小平原之上,蓝天白云下时常有成群的大雁悠然盘桓,所以人们给此地取了个地名:雁原。

并打碑志铭,在碑文上记载下这一行人的由来,还特别立碑铭录封元的功德恩迹,以晓后人得知。

虽然安居了下来,但由于没有劳动工具,又缺五谷物种,人们无法耕作,便只好采果为食、打猎为生。又或筑土为灶、烧泥为碗,烹煮些鱼虾蟹鳖为食。这样的日子,倒也过得悠闲自在。

闲来无事时,人们偶尔到处走走,发现这芳华域地域竟是广阔无垠,似乎并没有边界。整个芳华域里浑如仙境,一景一物虽然与外界形貌类同,但品质上又自有差别。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武当小道童我有一本万世书加钱真君:从提取人生副本开始以力证道:从莽牛大力拳开始白骨道人刚成仙神,子孙求我登基儒圣顺着网线打人的日常大商解签七年,才知是封神从征服西游开始西游:我孙悟空才不要大闹天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