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伟大的神(1/ 2)
第445章伟大的神
我见陆秀夫吞吞吐吐,遂道:“陆爱卿,有话请讲。”
“陛下,臣建议由李庭芝大人作为襄樊战役的主将,陛下还是应当留在临安主持大局。”
“陆爱卿,李庭芝乃是我朝名将,单从军事角度看,李爱卿完全可以胜任此职,甚至还会强于朕,但是,这其中有三点关键之处。首先,这次的襄阳大战是我军襄阳军区、江淮军区、临安军区、水师共同协作的大型战役,因此,各方的协调包括后勤补给就会成为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我军在这次战役中会使用到火器,相对而言,对于火器的使用朕算是最为熟悉的;第三,朕如果亲临前线,可以大大提升将士的士气,同时也可让忽必烈下定决心将重兵投向襄樊,以期与我朝决战。”说到这里,我神色坚定道,“所以,朕必须亲征。各位爱卿,朕知道你们的好意,是不想让朕涉险,但此事以后休要再提。”
陆秀夫脸上微微一红,但心里却是十分敬佩:“是,陛下。”
历史上的襄阳之战,南宋朝廷虽然也在尽力支援襄阳,但却无法做到步调一致,以致被蒙古军各个击破。尽管我已经将军务系统各大将军不能同心协力的局面改变了很多,但我还是有所担心,既然将赌注下在了襄阳,我就绝不能再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错误。
会议结束时,印应雷问道:“陛下,有关临安军区独立厢厢指挥使的人选可有适合之人?”
“朕已想好,印爱卿,朕打算任命新投效我军的韩靖,你们在军务院也都见过,韩靖年纪虽小,但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却极具可塑性,朕令其出任独立厢副指挥使一职,厢指挥使暂且由印爱卿你自行先兼任。”
“是,陛下。”
印应雷足智多谋,但不谙武功,韩靖通晓武艺,却疏于兵法,因此我让韩靖跟随印应雷,一来可以保护印应雷,二来我也希望韩靖能够师从印应雷,从单一的猛将成为文武双全的统帅。
当天夜里,我在集英殿宴请了杰瑞。波罗从外国招募回来的人才们。
这二十多人中,有三人觉得不适应宋朝的生活,提出了想要返回威尼斯的请求。这在年前的奏折中我已经看到,所以很爽快地便答应了三人的请求,并提及,我朝的第二次远航会在今年的三月末四月初,他们可以搭船离去。
在第一艘神州号巨舰打造出来后的一两年间,朝廷直属的造船厂又接连打造出两艘类似的巨舰,分别命名为“华夏号”和“中华号”。这三艘巨舰我全都拨给了水师,华夏号、中华号我打算先在北海舰队中服役,而原先的那艘巨舰神州号我则准备让它继续承担出外航海的任务。
在我宣布完此消息后,陪同的文天祥道:“陛下,此次远航,阮思聪大人无法离开,不知何人可以为首担当?”
“朕也没有考虑过,宋瑞,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坐在我另一边的贾似道见文天祥摇头,笑道:“陛下,臣举荐一人。”
“是吗?师臣,何人?”
“陛下,此人名叫杨发,是上次远航时阮思聪的助手之一。”
“杨发?”我想了想,似乎并不熟悉,“师臣,详细道来。”
“陛下,杨发祖籍福建,后迁居两浙东路,也就是今日之浙江省,曾任利州刺史,殿前司选锋军统制官,后在枢密院担任副都统,一直分管水师装备,对于我朝水师各类战船的性能十分熟悉,在神州号首次远航时担任战船的首席舵手,据杨发言及,其先祖曾跟随徐兢在宣和(1119-1125年)年间出使过高丽,他们杨家自称为航海世家。”
徐兢我知道,在阅读显文阁的资料时,我见过徐兢的记载,此人在1123年奉旨出使高丽,在回国后的第二年,将其所见所闻编成了一部图文并茂的“图经”,这部书中,徐兢除了记载有高丽的风土人情和典章体制,还详细记录了大宋与高丽之间的航海路线,只可惜这本图经在靖康之乱中遗失,否则就应该是我国最早的航海日志了。
至于贾似道所说的杨发,我却毫不知晓。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